服务热线:13594780435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N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K8凯发罗甸:四大“亿元级”果蔬产业助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03 00:57:25 | 浏览:

  K8凯发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的罗甸县,近年来,充分利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助推农业产业磅礴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助力当地产业振兴。目前,火龙果、脐橙、蜂糖李和蔬菜四大果蔬产业年产值上亿元。

  2023年,罗甸县完成蔬菜种植35万亩(次),稳定种植水果23万亩,其中,火龙果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3亿元,脐橙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3.35亿元,蜂糖李种植面积2.3万亩产值1.9亿元,蔬菜种植面积35.16万亩(次),产值23.08亿元。

  2023年12月中旬,在罗甸县龙坪镇板庚村“蜜宝”火龙果种植基地,年底的最后一批火龙果刚刚套好防冻袋,放眼望去,漫山绿白相间,一片“繁花如雪”景象。

  “火龙果冬季管护主要是除草、施肥、修枝,确保来年的养分充足,这几天给最后一批火龙果套袋,主要是防霜冻,在2月份上市,产量10000斤左右。”基地负责人陈乾坤介绍,为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和提早上市,基地采取了A支架和夜间补光种植模式。目前种植的100亩火龙果,2023年已经采摘十多批,收入60多万元。

  板庚村火龙果基地只是罗甸县科技赋能火龙果迭代升级红利的分享者之一。在茂井镇茂井村的500亩精品火龙果种植基地,基地采取的“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利益联结分红和带动就业等方式,持续助民增收,每年实现利益分红20多万元,覆盖农户198户,平均每月带动本地村民就业20人,年务工工资总额70余万元。

  享有“中国火龙果之乡”美誉的罗甸县,近年来,不断提高火龙果种植的科技含量,通过改良品种、绿肥种植、大数据监测等措施,不断提升火龙果品质,让火龙果产业迭代升级,成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

  “火龙果属于抗旱作物,适合在罗甸的地理环境下生长。经过这20年的培育选优,我们的火龙果技术得到基本完善和加强,罗甸火龙果的品质和口感、糖分都达到了最佳。”罗甸县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石景松介绍,2023年,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54万亩,挂果面积3万亩,产量3.9万吨、产值3亿元。

  “目前种植有100多亩脐橙,挂果有40多亩,产量10万斤左右,收入30万元左右。”2023年11月,罗甸脐橙上市,返乡创业的龙坪镇顶访村村民黄吉乐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脐橙产业种植大村顶访村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脐橙产业,先后引进企业2家,培育种植大户16户K8凯发,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种植脐橙126户。目前,全村发展脐橙种植4800多亩,年产量1000多万斤,产值达3200万元。

  在罗甸,像顶访村的水果种植大村不在少数。逢亭镇上隆村兴隆源脐橙种植基地共种植脐橙1130亩,常年在基地务工人员60余人,务工总收入150余万元。2016年引进的木引镇海升丛里柑橘园采取“企业+村合作社+入股分红”的模式,吸纳当地400多名村民进园务工,每天平均用工量达到140人,村民务工月收入近3000元。

  罗甸柑桔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在清光绪年间曾作为朝廷贡品。20世纪80年代初,罗甸开始规模化引进种植,主要栽植品种为纽荷尔脐橙,该品种具有果型美观、成熟期早、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1990年,罗甸脐橙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同年,罗甸县被评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为提高农户经济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罗甸县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鼓励支持群众积极参与发展脐橙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脐橙产业发展模式,并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脐橙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务工,实现“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同时,通过引导果农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让果农持续稳定增收。

  2023年,罗甸县脐橙种植达3.47万亩,主要种植纽荷尔、华脐橙等品种,其中,投产2.9万亩,产量达4.18万吨,产值达3.35亿元。

  “今年蜂糖李果子个头大,产量又高,而且价格又好,果子还没上市之前,老板都全部订购了,这几天我们都在陆续给老板摘果,销路完全不愁,今年又是个丰收年。”2023年6月,罗甸蜂糖李上市,喜获丰收的木引镇水井村种植户尤英峰笑容满面。

  2018年,尤英峰在水井村流转了200多亩荒山开始种植蜂糖李,每年带动当地村民季节性务工10多人,务工支出近8万元。目前他的蜂糖李种植基地挂果面积120多亩,产量3万多斤,产值60多万元。

  近年来,罗甸县依托“天然温室”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为抓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并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促进销售。蜂糖李产业已经成为罗甸县继脐橙、火龙果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据了解,2023年,罗甸县李子种植面积3.48万亩,主要品种有蜂糖李、五月脆、贵妃李、半边红等,投产面积2.3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2.24亿元,产业覆盖农户3050户,共12200人,其中蜂糖李种植面积2.3万亩,投产面积1.5万亩,预计产量9500吨、产值1.9亿元。

  地处北纬25°的罗甸县,年均气温19.6℃,年日照时长约1520小时,无霜期长达335天,享有“天然温室”的美誉。近年来K8凯发,罗甸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热量资源优势和省、州农科院团队技术体系,按照集约化育苗、规模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等措施,促进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罗甸县成为了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贵阳市和贵安新区蔬菜保供基地 。

  今年12月初,贵州省农科院辣椒团队在罗甸县龙坪镇罗化村“秋延晚”辣椒试验示范点对“辣天下168”辣椒品种进行田间现场测产,辣椒亩产量达4253.5斤,产值按市场价为8507元/亩,罗甸县秋季蔬菜种植再创新高。

  “罗甸县开展了‘秋延晚’辣椒科技示范和推广,采取了基直穴盘复根育苗、生态化栽培、肥料平衡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辣椒经济效益是非常好的。”贵州省农科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孟平红率队到罗化村示范点现场测产后,对在罗甸县开展“秋延晚”种植模式给予肯定。

  “秋延晚”辣椒种植试验示范点实现提质增效只是罗甸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K8凯发,罗甸县借助贵阳市联系协作契机,由贵阳农司投资建设,采取“集中建设、改造提升、订单带动”三个一批的方式,在逢亭、罗悃、边阳、茂井等建设越冬保供蔬菜基地2.28万亩,可实现蔬菜上市3.65万吨以上,有效填补了省内外秋季中期蔬菜的空缺。

  得益于热量资源优势和团队技术指导,罗甸县蔬菜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罗甸县把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一项重点产业进行打造,聚焦早春蔬菜、秋冬蔬菜,以辣椒、瓜果类、大豆玉米、春大白菜等优势单品为主,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罗甸县探索出了早春蔬菜-夏季水稻-秋冬蔬菜的“菜-稻-菜”一年三熟制立体种植模式,大大提高土地的复耕指数,增加群众收入。

  “‘春提早’和‘秋延晚’种植的推广,罗甸蔬菜不断提质增效,并实现错峰上市,有效提升蔬菜产值,提高群众收入。”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蔬菜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惠科说,在省、州农科院蔬菜技术体系的指导下,罗甸每年也选派大量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为蔬菜产业的迭代升级保驾护航,努力实现群众增产增收。

  2023年,罗甸县全年蔬菜种植面积35.16万亩(次),预计产量77.28万吨,产值23.08亿元。(图/文 王孝文)

  • 我们的热线13594780435
  • 我们的邮箱slanted@mac.com
  • 我们的地址福泉市荒鹰禁地390号
  • 我们的微信号aa123456789

留言主题